針“峰”而戰(zhàn)護安瀾
——寫在懷化?水巫水沅水流域洪峰平穩(wěn)過境之際
懷化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玉捷
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大考。
6月29日,受上游貴州來水和本地降雨共同影響,懷化?水巫水沅水流域發(fā)生多年未遇的超大洪峰,河流水位急速上漲,多處堤壩告急,家園面臨洪水吞噬的危險。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
洪流中,全市廣大干部以手為矛,以身作盾,戰(zhàn)斗在抗洪一線,汗水浸透他們的衣背,泥巴裹滿他們的褲腿。此刻,守護家園是他們最堅貞的信念。
這是一次風雨同舟的力量。
危急時刻,領導靠前指揮、救援迅速及時、干群齊心協(xié)力。全市上下思想一條心、行動一盤棋,與時間賽跑、與洪水鏖戰(zhàn),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抗洪戰(zhàn)歌。
洪水無情人有情,眾志成城戰(zhàn)洪峰!7月3日凌晨4時35分,沅水辰溪站水位119.97米,低于警戒水位0.03米,至此,懷化全線退出警戒水位。全市緊急轉移群眾超5萬人,目前都已得到妥善安置。
靠前指揮 科學調度 挺起一線“主心骨”
洪水滔滔,各地告急。6月30日,懷化?水巫水沅水流域迎來超大洪峰,來勢之猛,多年未遇。
“預計未來10小時內,?水巫水沅水懷化段將全線超警!”6月29日,懷化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收到市水文局連發(fā)的2次洪水黃色預警。
(6月29日,市委書記許忠建在會同沙溪鄉(xiāng)了解值班值守、地災防御、避險轉移情況。懷化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智偉 攝)
汛情就是命令!當天,市委書記許忠建主持召開?水干流洪峰過境安全防范應對工作緊急調度會,并前往靖州、會同、鶴城區(qū)和中方縣現場督導防汛抗災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應戰(zhàn)實戰(zhàn)狀態(tài),全面動員、眾志成城,全力應戰(zhàn)洪峰過境,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市委副書記、市長黎春秋在洪江區(qū)督導檢查防汛救災工作。懷化日報全媒體記者 申健 攝)
市委副書記、市長黎春秋主持召開全市防汛抗災形勢研判和工作調度會,并前往芷江、洪江區(qū)、洪江市、沅陵督查檢查防汛抗災工作。他指出,注重“三線作戰(zhàn)”,打好“有備之戰(zhàn)”,以極端負責的態(tài)度、極其嚴密的措施、極為有力的落實,全力迎戰(zhàn)今年入汛以來的最大洪峰和最強災害風險。
6月30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賀遵慶在洪江市主持召開防汛抗災工作調度會議。他指出,受周邊區(qū)域降雨影響,巫水已超警戒水位,防汛壓力顯著增大。當前洪江市防汛工作已進入決戰(zhàn)階段,各級各部門要振奮精神全力迎戰(zhàn)。
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李萬千深入沅陵縣鄉(xiāng)鎮(zhèn)督導檢查防汛抗災工作。他指出,要發(fā)揚不怕苦不怕累連續(xù)作戰(zhàn)作風,以“七個強化”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各聯系縣(市、區(qū))的市領導,進駐到各責任縣市區(qū),深入一線蹲點督查指導。
身體力行是最有效的示范。一張堅決打贏這場抗洪救災的人民戰(zhàn)爭“作戰(zhàn)圖”迅速鋪開。全市各級黨政領導全力以赴投入這場抗洪之戰(zhàn)。
實行24小時應急值班值守,帶班市領導以及縣(市、區(qū))黨政主要負責人實行“AB”角工作制,遇到突發(fā)情況,一名領導坐鎮(zhèn)值班室,一名領導赴現場指揮調查。
洪峰到來之前,市防汛抗旱指揮部連夜組織相關部門增加會商研判次數,不斷根據當前形勢轉變工作策略。
6月30日凌晨,經市防指會商研究,要求新晃、芷江、中方縣、鶴城區(qū)、洪江市、洪江區(qū)、辰溪縣、懷化高新區(qū)、懷化國際陸港經開區(qū)4縣1市4區(qū)立即啟動防汛Ⅱ級應急響應,并按預案要求做好應對工作。
在這場與洪水的“戰(zhàn)斗”中,懷化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市縣鄉(xiāng)村四級黨政主要領導堅守崗位、靠前指揮,一座座基層戰(zhàn)斗堡壘正在形成,無數黨員先鋒模范奮戰(zhàn)在抗洪第一線,筑起一道道堅不可摧的“紅色堤壩”。
精準預測 協(xié)同聯動 握指成拳聚合力
6月30日凌晨,沅陵縣防汛抗旱指揮部連下數道預警:當地沅陵縣城將迎來特大洪峰,各鄉(xiāng)鎮(zhèn)組織危險群眾及時轉移。接到縣防指指令,荔溪鄉(xiāng)迅速將預警信息發(fā)到各個村的微信群告知村支兩委。在洪峰到來之前,2000多名村民一個不少被轉移到安全地帶。
懷化堅持抗災和避災相結合,在采用傳統(tǒng)方法的同時,運用現代科技方法實時監(jiān)測“三情”變化趨勢,加密分析研判頻次,通過網、端、微信等現代化信息平臺,立體式及時發(fā)布各類預警信息,提前組織群眾安全轉移。
6月30日下午6時,?水干流新晃站,水文測報工作人員手持遙控器,操控一艘無人船下水檢測。10多分鐘后,河道斷面水位、流速、流量、河底高程等信息在電腦上一屏盡顯。
(水文測報人員正在進行水情監(jiān)測)
“‘黑科技’助力,監(jiān)測預報時間大幅提前,預報更精準。”懷化市水文局黨委書記、局長金舒宜說。
受連日強降雨及上游來水影響,懷化境內沅水、?水、巫水等河流發(fā)生明顯洪水過程,懷化氣象部門加大與上游氣象部門的信息共享和會商,密切對接貴州銅仁市氣象局和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氣象局,綜合研判,及時掌握上游降雨實況和后期趨勢。
“上游氣象部門每3小時發(fā)布一期《氣象信息快報》,我們根據信息快報,隨時掌握河流上游情況,并利用多源遙感衛(wèi)星、天氣雷達以及氣象水文模型分析產品,為懷化境內提供河流洪水氣象風險預警支撐。”懷化市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鄒用昌說。
(氣象預報人員晝夜開展雨情分析)
雨水有雨量監(jiān)測,河流有水文監(jiān)測,地質災害監(jiān)測也有自己的“千里眼”。懷化市地災防治中心在全市地災隱患點安裝有自動化雨量監(jiān)測站、地表裂縫監(jiān)測器、無線電預警報警器、GNSS地表位移監(jiān)測站、土壤含水率監(jiān)測站等設備?!斑@些監(jiān)測設施采集的數據會實時傳到后臺,一旦觸碰閾值,后臺會自動給點片長發(fā)送警告信息,預警廣播站就會發(fā)出警報聲。”市地災防治中心主任鄭一華說。
精準的監(jiān)測預警,為全市抗洪救災提供了決策依據。在市防指的統(tǒng)一調度指揮下,各級各部門協(xié)同聯動,密集發(fā)布預警信息,精心指導災害防治,不分彼此合力行動。
市防汛辦、市應急管理局通宵調度各縣市區(qū)強降雨防范應對工作,對短時強降雨集中的鄉(xiāng)鎮(zhèn)及時預警,確保受威脅區(qū)域群眾提前安全轉移。
市氣象局、市水文局加強雨情、水情的分析研判,及時通報預報預測結果。
市水利部門堅持在洪水初期充分用足水庫下游河道行洪能力,盡力騰庫,避免防洪庫容被無效占用,洪峰出現后削峰錯峰,避免下游洪水形成惡劣組合,有效保障了沿線城鎮(zhèn)防洪安全。
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嚴格落實“6小時預報、3小時預警、1小時叫應、半小時再呼應”的“631”遞進式預警叫應機制,把預警信息精準傳達到防汛責任人和危險區(qū)域群眾。
“吃喝在工地,人休機不停!”市交通運輸局干部職工晝夜奮戰(zhàn),全力搶通水毀道路。
風雨之下,全市各級各部門各司其職、守土有責,防救協(xié)同、無縫銜接,匯聚起防汛救災的強大合力。
迅速轉移 妥善安置 干群同心戰(zhàn)風雨
“洪水不退,我們絕不撤退!”在洪峰到來的時刻,全市廣大干群沖鋒在前、戰(zhàn)斗在前,一道道堅韌的脊梁毅然挺立,一聲聲振奮的吶喊激勵人心,他們以最勇敢的“逆行”,留下最溫暖的背影。
6月29日,懷化發(fā)布水情預警,?水干流鶴城區(qū)河段將出現超警戒水位,威脅沿岸群眾生命安全。為應對可能出現的災情,鶴城區(qū)地勢低洼的街道組織社區(qū)及聯點區(qū)級后盾單位連夜開展轉移安置工作。
(組織轉移群眾)
在水一方小區(qū)位于鶴城區(qū)城中街道沿河路,緊鄰?水河,屬于重點防洪區(qū)域。當天23時,城中街道立即組織由“機關黨員+后盾單位黨員+社區(qū)黨員干部”組成的應急先鋒隊,迅速奔赴現場,劃定警戒區(qū)域,設立安全警示牌,并將轄區(qū)內700余名居民安全轉移。
同一天,芷江發(fā)布轉移避險令。隨即,芷江鎮(zhèn)黨委、鎮(zhèn)政府立即組織開展隱患排查、沿岸群眾轉移工作。
芷江鎮(zhèn)合心村為城中村,地勢低洼易發(fā)生內澇。上午,合心村駐村干部、村支兩委、民兵、黨員志愿者挨家挨戶敲門告知居民洪峰過境注意事項,并動員居民投親靠友,搬離居住點,提前做好防護措施。
對于腿腳不便的居民,該鎮(zhèn)派出救護車,通過工作人員互背的方式抬上擔架,及時轉移至安置點。截至6月30日凌晨3時,洪峰過境前,芷江鎮(zhèn)54戶116名行動不便的人員全部安全轉移。
越是風雨交加,越需要中流砥柱。百余年前播下的紅色火種,已成燎原之勢。面對洪峰,“我是黨員,我先上”“黨員同志先上”……一聲聲嘹亮的吶喊,化成擊退洪魔的利劍,毫不畏懼、毫不退縮。
“我們再巡兩圈,一個都不能漏掉!”6月30日凌晨,洪水倒灌會同高椅村,積水幾近兩米,該村黨總支書記黃朝暉在洪水中劃著船逐戶叫醒群眾。
(會同縣高椅村黨總支書記黃朝暉在洪水中劃船逐戶叫醒群眾)
高椅村深藏山區(qū),離會同縣城48公里,村內青壯年勞力大量外流,常住人口多以老弱婦孺為主。從30日凌晨1時,到洪水來襲,黃朝暉滿腦子都是“還有誰沒轉移?”經過一天一夜的不休不眠,黃朝暉與村干部共轉移群眾417人。
7月1日晚,暴雨突襲辰溪縣,加之洪峰過境,水位急漲,洪水即將漫城。當得知還有30余戶居民被困在自家時,該縣辰陽鎮(zhèn)柳樹灣社區(qū)干部立即求助公安民警。縣救援隊伍接到通知后迅速行動,沖鋒舟、皮劃艇在洪水中來回穿梭。
“老人家,您走得動嗎?走不動我就背你?!痹诰仍F場,一位民警俯身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后,得知老人行動不便,二話不說便把老人背到沖鋒舟上,待把老人安頓好,又立馬開始了下一場救援。
截至7月2日凌晨,辰溪縣柳樹灣社區(qū)共轉移安置33戶61人,全縣緊急轉移安置群眾42309人。
只有從風雨中走過,才能在風暴中挺立。全市廣大基層干部在抗洪救災一線挑重擔、當先鋒、打頭陣,鏗鏘有力的步伐、全力以赴的身影成為雨中最美的風景。
風雨同舟 自力更生 攜手并肩建家園
長纓在手蒼龍縛,何懼風高起濁流。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黨和人民戰(zhàn)勝困難的強大精神力量。
一場猝不及防的天災,是一次力量的檢驗,更是一次精神的重振!面對自然災害,懷化人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晝夜作戰(zhàn),防汛抗災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風雨過后,重建家園在即。
7月4日,洪峰已過去兩天。受災區(qū)域、洪水過盡,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這些有組織或自發(fā)而來的救援重建力量,匯成一股股暖流。
“災情發(fā)生后,民兵應急連、電力、交通、自來水等多部門,以及黨員干部、志愿者等紛紛趕來救援,大家并肩戰(zhàn)斗,抗洪救災、重建家園?!蔽鍙娤?zhèn)歐祥說,目前,災區(qū)清淤、消殺工作基本完成,主干道已恢復暢通。
(沅陵縣五強溪鎮(zhèn),民兵小分隊正在街道清淤。瞿云 攝)
為盡快恢復群眾生產生活、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會同縣高椅鄉(xiāng)組織黨員干部與群眾,積極開展清淤消殺、道路搶修、風險排查等。
“等清理干凈古村街道,地質災害監(jiān)測排險后,將盡快組織被轉移群眾回村。”高椅古村駐村第一書記黃耀斌說,
辰溪縣消防救援大隊及市消防救援支隊增援力量開展排水排澇清淤工作,助力災后重建,保障群眾生活。為了保持救援人員體力,采取“設備不停,人員24小時輪換”的方式,排班輪流作業(yè)。
洪水退去,新晃波洲鎮(zhèn)黨委副書記楊浪靜組織暮山坪村黨員、群眾開始災后處置工作。因前期工作準備充分,全鎮(zhèn)無人員傷亡,重要財產得以保全,村里的環(huán)境衛(wèi)生,特別是清淤工作成了頭等大事。
洪江市大崇鄉(xiāng)召集全體黨員干部群眾下沉到各村、各戶,清淤清障、消毒滅菌,幫助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生活,一幅幅擼起袖子加油干的火熱場景正在該鄉(xiāng)各地上演。
麻陽受災地區(qū)組織干部群眾、志愿者積極展開清淤大掃除。經過奮戰(zhàn),原本堆積如山的垃圾和淤泥被清理干凈,道路恢復暢通,居民生活逐漸回歸正常。
(黨員干部幫助群眾沖洗房間污泥)
“一、二、三……”7月3日上午,中方縣銅灣鎮(zhèn)幾名青年志愿者和黨員干部踩在厚厚的泥里,喊著口號,用力扛起水槍水管往上抬,冒著雨為集鎮(zhèn)沖洗污泥。當天,一支由中方縣衛(wèi)健局、疾控中心、消防救援大隊、公安局、交通局、國家電網等各縣直單位和中方縣銅灣鎮(zhèn)人民政府、群眾志愿者組成的清淤小分隊在這里開展清淤消殺、恢復交通、通水通電等重建工作。目前,銅灣集鎮(zhèn)已恢復通行。
……
人們爭分奪秒,因大水肆虐而被侵襲的家園正在一點一滴恢復生機。一個個集鎮(zhèn)、村莊路邊,沖刷掉淤泥的道路露出潔凈的容顏。懷化,正加快腳步重煥生機與活力。
黨旗輝映戰(zhàn)風雨,洪峰浪尖鑄忠誠!在這場抗洪救災的硬仗中,全市廣大黨員沖鋒陷陣,迎難而上,詮釋了共產黨人為民擔當的初心。此刻,戰(zhàn)斗還在繼續(xù),我們堅信,只要一鼓作氣定能奪取防汛抗災的全面勝利。
責編:蔣青苓
來源:懷化日報
下載APP
分享到